top of page

專訪|NETFLIX 熱門節目《來吧!營業中》幕後設計推手 - 台灣百大室內設計公司 YOMA DESIGN


本集藝起過生活邀請到 YOMA DESIGN 設計創辦人 YOSHI & MAKI 進行專訪。前陣子受邀參與熱門 Netflix 節目計畫《來吧!營業中》的他們,可說是實境節目成功的幕後推手之ㄧ!


NETFLIX 平台播出的台灣實境節目《來吧!營業中》 開播收視亮眼,眾明星們從無到有打造出一間活潑的半戶外餐酒館,節目至今仍具有高話題性。最初開設的餐酒館老屋,就是由「 YOMA DESIGN 優瑪設計 」擔任空間規劃及視覺設計,成功讓老宅改頭換面,引發大家熱烈討論。接下來一起來聽聽 YOSHI & MAKI 分享藝術美學品味及設計之路的精彩故事。



YOMA DESIGN 創辦人 Yoshi 與 Maki ,尋求無設限的理念,以極簡的方式創造空間的驚喜。


Yoshi 擅長建築設計、都市規劃和燈光設計,並以幽默風趣的對談引領客戶進入設計的專屬故事裡。設計細部秉持極度鑽研態度,創造別出心裁的美感。


Maki 擅長室內設計、都市設計和陳列設計,使用無限的想像力與始終如一對於設計的熱情,刻劃出極度敏銳的細節。



Q:兩位有崇拜的設計大師嗎?對你們的設計是否產生影響?


Y:我最欣賞 Bjarke Ingels ,就是簡稱 BIG 的這間建築設計公司。他們對於永續環境及生活空間的創造,都帶來一種嶄新的體驗,我特別欣賞他們勇於挑戰的精神。當時他們來台灣,我也鼓起勇氣衝過去跟他要了簽名和合照!


BIG 2023 作品介紹|圖片來源 BIG 官網

M:我特別喜歡一位家具設計師 Jaime Hayon,他在台灣有辦過很多家具空間展。最喜歡他擅長用小物件去觸發整個空間創造的延展力,我覺得對於做室內設計來說這還蠻重要的。Yoshi 擅長從大空間著手,像我的話,喜歡從小的細節去影響整個空間帶來的張力。

Jaime Hayon 創作|圖片來源 Jaime Hayon 官網


Q:台灣人對於住宅設計上是不是更重視機能?


Y:我覺得機能還是重要的,但是更需要美學來包覆。我們到了這個世代,心靈面是很容易被拿出來討論出來,美這種東西,一定是喜歡美、生活充滿美學,才會影響自身散發的氣息。

Yoshi & Maki 私宅設計榮獲 2023 MUSE 繆思設計大獎|圖片來源 YOMA DESIGN FB


Q:通常你們會怎麼去跟業主溝通美學概念?


Y:多聆聽他們的故事、把他們喜歡的和我們擅長的東西放在設計裡面做連結!我認為做設計應該是替每位業主精心客製,而不是我們做好產品模板賣給他們,客製化的設計相對更能夠打動他們,也更能符合業主實際生活使用。


設計師非常多,他們一定是欣賞到我們某個設計點,甚至很多觀點才會選擇 YOMA DESIGN。通常與業主談完美學設計之後,我們也會談一點哲學,除了努力保留業主喜歡我們的某個部分,還會再創造一些專屬驚喜!

YOMA DESIGN 設計案例|圖片來源 YOMA DESIGN IG



Q:近年透過藝術昇華空間美學似乎是趨勢?剛好兩位是 YELLOWKORNER 的藏家,對此有什麼看法?


M:我們的確很熱愛藝術品,像今年我們重新裝潢自己的家,我們會為了所收藏的藝術品去設計他們在家裡的空間。


Y:我們有收藏 Flos 的環形燈,目前在台灣可能也是第一位收藏者!它真的不好收尾,設計時,我們發揮職人的精神,透過非常細節的收尾方法,把環形燈收到可能連外國人看到都會驚豔。還有 Maki 很喜歡的 Jaime Hayon 希望之鳥雕像創作,我們把它放在玄關,讓大家走進來的時候彷彿在跟你敬禮、Say Hello,帶出回到家的溫馨、歸屬感。


Jaime Hayon 希望之鳥雕像|圖片來源 YOMA DESIGN FB

我們家的另一個重點是在客廳、主臥甚至客房,都擺放著 YellowKorner 的作品。我們會判斷哪件作品適合什麼空間及意境,且依照我們的美感及個人喜好擺放配搭,讓自己開心的同時,客人來訪也可以直接感受藝術品融入生活的美好氛圍。


下圖 Yoshi & Maki 私宅的沙發背牆,掛放一幅與整體空間完美契合卻又耳目一新的作品,是來自 YellowKorner 藝術家 Ava X K 的攝影藝術創作《Contours pigmentésx》

圖片來源 YOMA DESIGN FB


Q:如果對室內設計、建築設計及軟裝設計有興趣,國內外有沒有推薦的網站或雜誌可以增廣見聞?


M:其實我覺得可以把增廣見聞視為做運動,像我們設計師平常非常忙,但我們都願意用早晨、睡前的十分鐘打開電視,進入 Youtube 看一些有質感的頻道。例如,有些咖啡職人的影片會介紹很多他們自己的細節專業,可以去模仿他們的一些美學、行為、日常,慢慢這些東西也可能帶入你的生活,這些東西就會慢慢養成你生活上的態度。



Q:除了看 Youtube,兩位還有其他吸收美學的管道嗎?


M:我平常也會看 Monocle,這是一個以設計經濟為導向的設計雜誌。它裡面呈現了生活和設計之間的許多美學體驗,包括文字編排其實都非常非常的講究。現在真的去看書或者是翻雜誌的機率降低非常多,但我覺得還是有一批年輕人很重視閱讀這塊,像重本書店、青鳥書店這些台灣很特別的書店,它可能有別於誠品,真的花個半天時間去走走、去研究這一些書店我覺得也非常不錯。

圖片來源 MONOCLE 官網


Q:如果想要好好裝潢家裡,建議大家從哪裡開始著手?


M:我覺得可以先到 YellowKorner 來走走,先選一幅他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,然後帶著這幅

他喜歡的攝影作品再去找自己的設計師。


Y:畫作真的可以反映人的內在或是想要表達的事情,如果你真的有想法,就可以依照想法搜尋適合你的作品。如果欣賞我們的設計,來找我們聊天、溝通,甚至可以直接討論你們的需求。假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,透過藝術來探討,可以讓自己更了解內心的想法。


Yoshi & Maki 私宅|圖片來源 YOMA DESIGN FB


/

特別感謝


/

追蹤我們


/

收聽「藝起過生活」


Comments


訂閱電子報 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