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專訪|一場藝術拍賣,帶我走進北歐家具的世界 - VG 臣爵北歐家具創辦人 Eric


YellowKorner Taiwan 攝影藝廊 Podcast 「藝起過生活」正式上線!


首集專訪人物邀請 VG Living 臣爵家具創辦人 Eric 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,以及對於藝術、中世紀設計家具、生活品味之間的觀點。


一講到家具,ERIC 全身上下都充滿熱忱

Eric / VG Taipei 集團創辦人


VG 品牌長期以推動「北歐」生活態度為主張,集團品牌形象密不可分。


品牌旗下擁有 VG Living 臣爵家具、VG Select 選品、VG Encore 餐廳、VG Seafood Bar、通庵熟成咖哩。


經營 VG Taipei 集團之前,曾於藝術領域闖蕩,關於北歐家具的一切,正是源自於藝術產業的經歷。





Q:聽說 Eric 原本做過拍賣?是什麼原因下開始接觸北歐家具?


一開始我先在拍賣公司上班,做過獨立經紀人到國外找藝術品,接著開了自己的畫廊,過去在藝術拍賣公司上班時,讓我學到了如何分析作品,也是在藝術產業闖蕩的那段時期,接觸了北歐家具。


當時為了想收藏一張 丁雄泉* 的作品,飛到丹麥的拍賣公司參加預展,逛預展時,還看到了很多家具,結果我發現這些家具線條我都非常喜愛,而且常在自己喜歡的日本雜誌看到,。


回去研究才發現,這些家具原來都是北歐黃金年代的作品,其中我最喜歡的酋長椅則是出自知名的丹麥家具設計大師 Finn Juhl 之手,過去更創下拍賣紀錄最高的單椅。


最後在那場拍賣,我如願拍到了丁雄泉的畫,也拍下一見鐘情的酋長椅,是我的第一件家具收藏,更開啟了我的北歐家具之路。



*丁雄泉

中國畫家丁雄泉享譽國際藝壇,自號「採花大盜」、「風流先生」的丁雄泉,率真的道出女人是作畫的原動力。他擅長畫女人,把女人的媚,柔,豔,情都畫了出來。在畫面上,他擅用鸚鵡,花朵,貓兒來襯托女性的嬌媚與溫柔。以豔麗的色彩及大膽的表達方式見稱,樹立了獨立於主流畫風之外的特殊風格。

Finn Juhl - Chieftain Chair|圖片來源 VG Living

Q:北歐家具為什麼吸引你?


過去看了眾多展品,仔細觀察才發現拍賣公司的封面、封底竟然都以 FINN 的家具作為主視覺,驚覺這些經典之作的地位。


Finn 經典作品主要在 1949 年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表,對當時的丹麥來說很重要,同時期,另一位同樣來自丹麥的知名家具設計師 Hans Wenger 打造的 The chair,同樣在單椅家具界佔有一席之地,當時甘迺迪總統就選了這張參與 CBS 總統電視辯論會。




Q:對你來說,一件好家具的定義是?


丹麥其實有非常多 VINTAGE,但家具的歷史演變可以追溯至中國明代,這個時期的家具量最多,且把中國歷史發揚光大。


我曾於丹麥美術館看過兩張明代四出頭椅,被解構後高達五百多種的榫卯結構,全都被陳列在牆上展示。說明了丹麥設計師起初在打造木頭家具時,花了非常多時間研究明代家具。


明代的家具,是「以型為主」,椅墊封木頭版,坐上去以端正、不能坐滿為原則。而北歐設計則以人為出發點,強調「以舒適為主」的原則,因此丹麥的椅座不會封木板,改變後舒適、線條更優雅,更符合人體工學。換句話說,北歐家具設計以實用為重,再來思考美觀性。



Hans J. Wegner - PP513 Armchair|圖片來源 VG Living
藝廊內的單椅皆是由 ERIC 挑選配置 歡迎試坐洽詢

Q:經營北歐家具這幾年下來,你覺得台灣人對軟裝、佈置、家具觀念上有什麼改變嗎?


經營這幾年下來,相當有感觸。十年前我們做北歐老件家具時,客人走進來都會說:「這家具誰使用過?會不會有老靈魂?拿別人用過的老東西來賣,還賣這麼貴?」


現在的消費者走進來反而會說:「哇~這是北歐老件家具欸!好美喔!」


北歐老件家具的稀有性在於,很多家具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原設計,有些經典款甚至不再製造了。而北歐家具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可能在於,近年不少北歐經典家具在韓劇、Netflix 影集露出,復古北歐家具變成炙手可熱的時髦單品之一,算是一個整體潮流的推進。

藝廊內的單椅皆是由 ERIC 挑選配置 歡迎試坐洽詢

Q:很好奇,VG Living 經營多年來,客群大多是什麼樣的類型?


一開始收老件家具的客人,不外乎是年紀稍長、曾收過古董或藝術品經驗的客人。現在則是各個年齡層都有,加上古董家具流行起來,也有不少年輕人會來購買。



Q:當客人走進來時,您會怎麼為他推薦家具?


我們會先以客人希望擺放的位置作為首要考量,接著從使用者、空間大小、預算去替客人挑選。

藝廊內的單椅皆是由 ERIC 挑選配置 歡迎試坐洽詢

Q:YellowKorner 也有陳列 VG Living 的單椅,當初挑這幾張單椅有什麼用意嗎?


首先以空間來說,藝廊內擺放家具的面積不大,中間擺放大桌几美感不好,也浪費空間,因此挑選了 Borge Mogensen -Spanish Chair*,寬版的扶手可以當作小茶几使用,咖啡可以直接擺在上面,非常實用!


另一個原因是,Borge Mogensen 的理念很棒,跟你們推廣的攝影藝術概念非常像。


他希望「設計家具讓每個人都買得起的,讓設計家具平民化」。當時,他在做的是推廣設計家具,跟 Finn Juhl 這種喜歡訂製版家具的設計師非常不同,是在市場裡販售這些單椅。


*Spanish Chair 西班牙椅

西班牙椅子自 1958 年以來一直在生產,由 Borge Mogensen 與 Fredericia 開發,為使用者提供一種永恆的設計。Mogensen 在安達盧西亞旅行時看到的一把西班牙舊椅子上獲得靈感:獨特的寬座椅和扶手。西班牙椅皮革靠背上的圓形切口框定了椅子獨特的扶手,而這些扶手特別寬敞,提供使用者擺放杯子、眼鏡等,取代邊桌的需求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座椅和椅背可以調節隱藏在背面和下方的肩帶、黃銅扣來擰緊,確保椅子的使用壽命。

藝廊內目前擺放兩張 Spanish Chair 老件|圖片來源 dezeen


Q:這些老件設計家具這麼貴,真的會一直使用嗎?


皮革其實是要養的,不坐的話,就沒辦法養他了,甚至你手上的油脂,也是保養椅子的原料之一!另外,國外比較喜歡用原色的皮,就算留下污漬、汗水,他們也覺得是代表使用過的痕跡及歷史,跟台灣人的喜好比較不一樣。

藝廊內目前擺放兩張 Spanish Chair 歡迎試坐洽詢

Q:最後,想請問 Eric 是如何培養生活品味?


每個人生活品味都不一樣,沒辦法定義品味好或不好,因為品味是來自於每個人生活經驗的累積、逛過的美術館、接觸的事物,而有所不同。回來台灣後,我也會回美術館去看看是否會有什麼想法與改變,以及觀察不同社群文化的衝擊。



我認為品味是需要多接觸的,可以多看看藝術,一開始沒辦法理解,那就從瞭解背景故事開始。為什麼藝術家做這件事?影響了誰?從根本去了解,好像更容易進入其中,探索關於藝術與美的領域。





/

特別感謝


/

追蹤我們


/

收聽「藝起過生活」


Comments


訂閱電子報 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