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llowKorner Artist : Miguel Vallinas
一切就從 19 世紀末的工業革命說起,那是人類文明開啟嶄新的一頁,新的發明除了帶給人們更便利的生活,同時也挑戰著既有的價值觀。
而照相技術的出現,使得當時的藝術學者也重新思考藝術的本質。20 世紀初期的歐洲便隨之出現了許多令人為之驚嘆的藝術風潮;從優美的新藝術運動(Art Neuveau)到極簡的現代主義(Modernism)再到探討潛意識的達達主義(Dada),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也代表著不同的藝術家對於藝術的新看法。
達達主義大師杜象(Marcel Duchamp)在小便斗上簽名完成作品的「噴泉」 (Fountain)以驚世駭俗的創作企圖挑戰藝術權威。
相對來說,比利時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雷內・瑪格利特(René François Magritte)的作品《形象的叛逆》(La Trahison des Images)以充滿哲思並且富含難以言喻的詩意,給人「見山不是山」的無限遐想;在畫布畫上一只煙斗,並且瀟灑地留下一行字『這不是一只煙斗』。
我們不能反駁〝不是煙斗〞的事實,但是我們又被圖像限制了認識所見之物的可能性,而這就是是雷內想要引起觀者省思的地方。他說:「我的畫是看得見的圖像,背後隱藏著未知與謎團,但它會勾人想像,而且的確,當有人看見我的畫作,他會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,『那到底是什麼意思?』但它實什麼都不是,因為混沌的謎團根本無從被認識。」
西班牙裔攝影師 Miguel Vallinas 受到了雷內的啟發,以攝影的視角將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哲思做一個延伸。“Ceci N’est Pas”系列作品,則是試圖解構現今社會人類的本質。在他的作品中,我們所見的圖像是超現實的,用不同無生命物體取代象徵精神、思想、情感的頭部,並且和模特兒的身體保持分離。便也揭示了 Miguel Vallinas 同時對現今人類的價值及物質文化的質疑。
而另一個系列 “Segunda Pieles” 第二層皮膚 ,也是 Miguel 的著名創作;用同樣的概念,但取而代之的是動物的頭相而非物體,帶出其中隱藏更深層的諷意。目的為點破穿著華衣 (第一層皮膚) 下的真實樣貌 (第二層皮膚)。
Miguel 的攝影創作,不外乎是對超現實主義先進的致敬,並且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用攝影的形式詮釋藝術的本質。除此之外,跳 tone 且吸睛的搭配手法,更容易沉浸於想像與視覺的衝擊震撼中。
Comments